反渗透设备,是用于分离净化的设备。
深圳反渗透设备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产生水垢:

进水水质方面
高硬度水质:当原水中钙、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时,例如每升水中钙、镁离子含量超过 200 毫克,就为水垢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。在反渗透设备运行过程中,随着水的不断浓缩,这些离子浓度逐渐升高,当超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时,就会以碳酸钙、碳酸镁等形式析出,附着在反渗透膜表面和设备管道内壁形成水垢。
高碱度水质:水中的碳酸根、碳酸氢根等碱性物质含量高,会与钙、镁离子发生反应,促进水垢的形成。例如,当水中的碱度超过 300mg/L(以碳酸钙计)时,在反渗透的浓缩作用下,更容易发生如下反应:Ca²⁺ + 2HCO₃⁻ → CaCO₃↓ + CO₂↑ + H₂O,从而生成碳酸钙水垢。
含有其他成垢离子:除了钙、镁离子外,水中的铁、锰、钡等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时,也可能形成相应的难溶性盐类,如硫酸钡、氢氧化铁等,在反渗透设备中沉淀形成水垢。
设备运行参数方面
回收率过高:深圳反渗透设备的回收率是指产水量与进水量的比值。一般来说,回收率超过 75% 时,浓水侧的离子浓度会显著增加,导致离子在膜表面的沉积速度加快,大大增加了水垢形成的可能性。
运行压力过高:在较高的运行压力下,水分子透过反渗透膜的速度加快,但同时也会使水中的离子更易在膜表面聚集。当压力超过设备设计压力的 10% 以上时,可能破坏膜表面的动态平衡,促使离子沉淀形成水垢。
运行温度过低:水温对水中物质的溶解度有重要影响。一般来说,水温每降低 10℃,碳酸钙的溶解度大约降低 50%。当水温低于 15℃时,水中的钙、镁等离子的溶解度降低,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析出形成水垢。
设备维护管理方面
清洗不及时:深圳反渗透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,膜表面会吸附一些杂质和污染物,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清洗,例如超过 3 个月未进行有效清洗,这些污染物会为水垢的形成提供附着点,加速水垢的生长。
阻垢剂使用不当:阻垢剂可以通过螯合、分散等作用防止水垢形成。但如果阻垢剂的投加量不足,无法有效抑制水中离子的结晶沉淀;或者投加的阻垢剂质量不佳、与原水水质不匹配,都可能导致阻垢效果差,使设备容易产生水垢。
系统设计方面
预处理系统不完善:如果预处理系统不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、有机物等杂质,这些物质会进入反渗透系统,在膜表面形成污垢,影响水的流动和离子的扩散,进而促使水垢形成。例如,多介质过滤器中的滤料长期未更换,过滤效果下降,会使大量杂质进入后续反渗透系统。
管道设计不合理:系统中的管道如果存在死水区或水流速度过慢的区域,水在这些地方停留时间过长,会导致离子浓度局部过高,容易引发水垢沉淀。一般来说,管道内水流速度应保持在 1-3m/s,低于 1m/s 时就可能增加水垢形成的风险。